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形成的文化结晶,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深刻影响着中华儿女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其思想内容与学校思政教育内容一脉相通,能够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精神滋养和育人源泉。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以传统文化厚植思政课底蕴,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明晰从传统文化生成思政元素的价值意蕴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是传统文明,还是现代社会,文化作为人类物质和精神生产的总和,其最终价值指向在于推动人的自省、自觉和自信。也就是说,文化具有天然的教育属性。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立德树人的思想力量,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引领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关键一招。
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堂铺就精神底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它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同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高度契合性,能够为青年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透过宏大的历史视角讲述中华民族的文明延续和价值传承,以及新时代以来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更好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思政课堂为传统文化提供传承载体。文化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需要与时代的需求相契合、价值相一致、发展相适应。厚重的传统文化只有转化为浸润和支撑社会发展的时代要素,才能激发传承与发展的活性和张力。推动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路径。要发挥学校主阵地、思政课主渠道作用,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和实践活动,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教育表达和现代传播。
厘清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同构的内在联系
传统文化与学校思政教育在育人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具有诸多共通之处,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以传统文化增强思政课育人效果,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传统文化精华的契合性,在“两个结合”的时代进程中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帮助青年学生全面理解、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成果。
在教育目标上,学校思政课的目标在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即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使其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传统文化着眼于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凝聚价值共识、规范道德行为、涵养家国情怀的价值导向,追寻个体与整体“合和”,这些文化元素所体现出的价值意蕴与思政课的育人目标相契合。
在教育内容上,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艺术、科学等知识,与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天然的历史亲缘性和发展共生性。尤其是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和人生哲学,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给思政课教学提供厚重的内容供给。
在教育方法上,传统文化注重知行合一、学思践悟的教化之道,契合了思政教育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方法追寻。尤其是传统文化具有涵养化人的渗透性、广泛性、持久性等独特优势,有助于转变传统思政课枯燥、刻板、抽象的教学形式,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
新时代学校思政课要把握历史主动和文化主动,在“两个结合”的实践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马克思主义活化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以传统文化拓深思政课的内涵。
把握从传统文化走向思政课堂的实践路径
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性、科学性、人文性高度统一的系统工程。从传统文化走向思政课堂,需要在理论建构、内容凝练和方法创新等角度探求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和具体实现途径。
在理学融通中推进传统文化的思政转译。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主要目标是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思政课有独特的组织结构和发展规律。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抽象精神标识转化为具象思政元素,需统筹把握文化内涵、时代特征和教育规律等,转译或重构由传统文化到思政课的话语表达,实现文化浸润教育、教育丰富文化,文教相长、理学融通。
在守正创新中激发思政课堂的教学活性。传统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手段是紧跟时代发展、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要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相衔接,与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内容相匹配。学校要坚持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抽象概念与生动案例相结合、显性表述与隐性浸润相结合,探索打造沉浸式、全景式、互动式等教学新模式,守正创新,推动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
在知行合一中释放思政课堂的时代张力。知行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也是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学校应积极开发基于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围绕“大思政课”开展相应的思政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站稳文化立场,增强“四个自信”,进一步明确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
(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聘研究员)